推广 热搜: 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  、商场  深圳  电商平台  农村电商  电子商务  电商  双十一  县域电商 

聚力稳增长 货币政策调控空间足

   日期:2022-09-15     浏览:48    评论:0    

最新公布的物价数据和金融数据为货币政策调控创造了良好条件,打开了调控空间。业内人士认为,货币政策调控仍有较大空间,重点是稳增长、稳就业与宽信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丰富,既能够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也有能力应对好各种风险挑战,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创造条件。

政策空间打开

从物价运行看,低位运行的物价水平为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空间。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全年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相对较低的物价有利于打开货币政策调控空间,有利于稳增长政策效力的释放。”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过度刺激,为后续货币政策调控预留了空间。当前,消费价格上涨相对温和,也为货币政策调控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央行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9.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4个百分点。

“M2增速仍处于高位运转,反映出国内偏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带动居民、企业存款增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与名义GDP同比增速基本匹配,显示国内货币供应处于合理区间,继续为实体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后期货币政策将在提振信贷需求方面持续加码,货币政策工具有较大空间。

宽信用是核心

“货币政策核心仍是宽信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制造业贷款、减碳贷款、基建贷款、按揭贷款这四个领域的信贷有望放量。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此前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降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开启新一轮宽信用阶段。

8月下旬人民银行召开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强调,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王青预计,后期监管层会加大对银行考核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充分挖掘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潜力,加快相关贷款投放,推动信贷总量增长。未来监管部门将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有效传导,重点引导LPR报价下调,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

在王青看来,随着经济恢复和政策持续发力,9月金融数据会进一步回暖,其中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有望由降转升,这是宽信用继续推进的一个标志。

增强信贷增长稳定性

稳增长是货币政策发力重点。

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补充基建重大项目资本金,是货币金融政策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货币政策一方面要积极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将金融资源更多向投资端倾斜,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料成为三、四季度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服务业、平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力促就业创业,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此前明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为阶段性举措,通过适当政策设计,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条件下,满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的政策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低成本配套贷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助力实现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综合效应,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加大对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也是下阶段货币政策发力点。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当前货币政策工具明显更加注重结构性,针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未来,在确保资金总量稳定基础上,要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资金流向的牵引作用,综合运用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打赏
本条信息网址: https://www.e457.com/news/show-67788.html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和互联网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不对网站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本站内容系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云商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