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  、商场  深圳  电商平台  农村电商  电子商务  电商  双十一  县域电商 

“量化宽松之父”为何点赞中国央行?

   日期:2023-03-17     浏览:40    评论:0    

新近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经济总量突破12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大幅低于美国8.0%、欧元区8.4%、英国9.1%等发达经济体的涨幅。

考虑到去年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这份成绩来之不易。经济高质量发展、物价稳定的背后离不得稳健货币政策的支持。在牛津大学教授、量化宽松(QE)学术概念的最早提出者理查德·维尔纳(Richard Werner)看来,在提振经济、稳定物价等方面,西方央行应该向中国央行学习如何做好工作。

中国央行的“窗口指导”是有效的货币政策

对于货币政策和经济刺激之间的关系,理查德·维尔纳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增长取决于实体经济的银行信贷创造,这是央行可以掌控的。在生成银行信贷创造方面,政府财政政策不如央行政策重要。对央行来说,他们的目标应是创造可持续、高而稳定的、非通胀的、无危机的经济增长。欧洲、北美以及日本央行大多背道而驰,经济增长不可持续、低效且不稳定,伴有通胀和金融危机。

“现在,西方央行应该向中国央行学习如何做好工作,因为中国央行认识到,经济由银行信贷创造推动。”理查德·维尔纳说。

在理查德·维尔纳看来,如果银行信贷创造用于消费,消费物价就会上涨。如果银行信贷创造主要用于资产购买,如购买公寓和房地产,就会资产通胀。两者都不可持续。与此相对,央行应确保银行信贷创造被用于生产性商业投资,主要是为提高生产力或产生新商品、新服务,提供的价值要高于投入成本。这将带来高速、稳定、可持续的增长,而不会出现资产通胀或消费物价上涨,也不会出现危机。

那么,如何能有效引导信贷流向?理查德·维尔纳认为,中国央行实施的“窗口指导”是实施货币政策的最有效方式。

所谓窗口指导,是指央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货币政策的要求等情况,引导商业银行贷款增减,以保证经济优先发展部门的资金需求。它是央行为了避免市场机制失灵而创设的补充性工具。

然而,在理查德·维尔纳的语境中,窗口指导显然带有更宽泛的意义,即央行对信贷流向的引导。

正如理查德·维尔纳所言,窗口指导是监测、协调银行整体和部门信贷创造的工具,并确保这种通过发放信贷创造的货币只用于公共利益。

在引导信贷流向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方面,我国央行近年来推出了适度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所谓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发挥精准滴灌、杠杆撬动作用的工具,通过提供再贷款或资金激励的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支持重点集中两方面:一是支持小微企业、民营经济;二是绿色金融。其中,2022年,普惠小微贷款的余额接近24万亿元,授信户数超过5600万户。

“这(窗口指导)不是专制,因为银行可以在窗口指导的工业部门中自由选择给谁贷款。”理查德·维尔纳说,与此同时,这种信贷指导政策也是合理的,因为银行信贷创造影响到所有人,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应该有一个协调人确保这种公共产品只在合理情况下使用。

理查德·维尔纳表示,放宽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数量,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商业投资的银行信贷形式,是促进实体经济的正确途径。如果银行主要向小公司贷款,那么这将是更公平的增长。在一般情况下,大银行不愿和小公司打交道。但是,小公司占社会所有就业的三分之二,它们对一个健康的经济很重要。回顾20世纪80年代日本货币政策,当时日本央行利用窗口指导,迫使银行增加主要用于资产购买的银行信贷,造成史上最大的住房和房地产泡沫之一。

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谁进谁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关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思路,央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一方面,货币信贷的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另一方面,还要适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继续对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央行将持续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估,做好分类管理,做到有进有退,对一些需要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构性货币政策会给予较长期的、持续的支持;对一些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工具,要及时退出,当然退出的时候也要注重“缓退坡”,不要急转弯。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分析称,央行已明确提出要做好结构性工具的评估及分类管理工作,做到有进有退。预计未来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阶段性特征明显的工具可能会逐步退出。此外,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可能会向绿色行业、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等领域给予长期且稳定的金融支持。

值得注意的还有,日前央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提出,“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报告》在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部署上还新增了“推动消费有力复苏,增强经济增长潜能”的表述,预计后续央行将发挥结构性工具对于消费需求的推动作用,或将有增量促消费结构性工具推出。

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展望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是重中之重。首先,前期的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有望进一步发力;其次,普惠小微贷款减息支持工具、收费公路贷款支持工具、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也将发挥更大作用;最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在2023年或上升至万亿元级别,进一步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撬动有效投资。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今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精准有力”,除了隐含总量适度外,还包括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关键作用。

 
打赏
本条信息网址: https://www.e457.com/news/show-70152.html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和互联网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不对网站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本站内容系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云商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