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  、商场  深圳  电商平台  农村电商  电子商务  电商  双十一  县域电商 

寿险2024年“开门红”主打“储蓄险+万能险”

   日期:2023-12-10     浏览:18    评论:0    

历年四季度寿险公司便开始备战来年“开门红”。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11月21日,包括上市险企在内的多家寿险公司已经推出了2024年“开门红”产品。

整体来看,2024年寿险公司“开门红”产品主打“储蓄险+万能险”,即以传统储蓄险为主,并配有万能险账户。与此同时,快速返还(快速领取生存金等返还金)仍是一大卖点。

在受访专家看来,当前金融环境有利于储蓄型保险的销售,一方面,居民对稳健理财的需求持续旺盛,另一方面,定期存款等金融竞品收益率波动下行,储蓄型保险仍具有一定优势。

“开门红”产品仍有竞争力

保险业“开门红”,是保险公司在岁末年初举行的集中营销活动,主要通过推出各类新型保险产品和服务,促进保费增长,并为全年保费打下基础。近年来,“开门红”启动时间呈逐年提前态势,从当年12月份、次年1月份提前至当年10月份,甚至是当年9月份。

如,今年9月份,包括上市险企在内的多家寿险公司便开始备战2024年“开门红”。头部寿险公司在储蓄险方面,纷纷推出了两全保险、年金保险等险种,部分储蓄险还附带了万能险账户。

就产品结构,东吴证券分析师胡翔分析称, 2024年“开门红”主打产品仍以储蓄类保险为主,产品形态为“年金/两全(主险)+万能险(附加型)”组合形式,也有分红型终身寿险产品。缴费方式大多为3年交、5年交,快速返还是产品一大卖点。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某大型险企推出的一款两全保险、一款年金保险,另一大型险企推出的年金保险的缴费方式均为3年交、5年交。这2家险企的3款产品保障期分别为8年、10年、15年,均可以从保障期的第五年领取生存金等返还金。

除上述特征外,受访人士认为,尽管资本市场和保险行业对2024年“开门红”有所担忧,但整体看,“开门红”产品仍有竞争力。

信达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舫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险产品在预定利率从3.5%切换为3.0%的同时,监管部门还密集出台政策,对银保渠道费用进行“报行合一”,对“开门红”保费预收政策进行管控,还对短期健康险业务进行规范,使得市场对于负债端新单和价值增长产生一定担忧。

尽管如此,王舫朝认为,当前金融环境有利于储蓄型产品销售,在商业银行不断下调存款利率的背景下,3.0%预定利率的保险产品相比其他储蓄竞品仍有较强吸引力,“储蓄”+“保障”的产品属性有望使保险产品的需求得以延续。

“供需两旺下,2024年寿险‘开门红’依旧可期,准备更充分及基数更低的险企增速有望更优。短期险企经营节奏调整不改变真实保险需求的高景气,目前各险企上市的2024年‘开门红’产品仍然具有比较优势。” 招商证券非银分析师郑积沙团队表示。

部分险企淡化“开门红”概念

相较往年寿险公司积极备战“开门红”的现象,今年部分险企淡化“开门红”概念。

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近期表示,太保寿险已经连续两年强调不做“开门红”、不做“保费搬家”,而是专注把每一天当成“开门红”,形成拜访、销售、招募的常态化模式。因此,今年除了3.5%预定利率下调切换影响之外,每个月的业绩保持了平稳,没有出现以往脉冲式的经营方式,而是按照既定的策略进行寿险改革。

一位大型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在淡化“开门红”的概念,要回归经营规律,进行常态化经营。

险企淡化“开门红”概念,主要源于监管的引导。今年10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各人身保险公司不得采取大幅提前收取保费并指定第二年保单生效日的方式进行承保,引导各公司科学制定年度预算,防止激进发展、大进大出,严格执行“报行合一”,促进人身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就未来趋势,王舫朝预计,后续各大险企将更加关注常态化经营、销售和人员招募,业务的可持续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过去多年,寿险公司的“开门红”对全年保费收入都有很大影响,是各家保险公司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往后“开门红”活动可能会变得更为低调。

 
打赏
本条信息网址: https://www.e457.com/news/show-73551.html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和互联网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不对网站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本站内容系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云商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