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行动纲领”正式落地后,迅速引发市场各方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的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同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多项举措,着力打通影响中长期资金长线投资的难点堵点。其中包括,完善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开展差异化投资。
汇百川基金公募投资部联席总经理刘歆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提高社保基金等在权益资产上的配置比例,将实现投资和收益方面的良性循环。一方面,中长期资金可以通过投资未来产业,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另一方面,通过投资权益资产,可以更好地分享到经济持续增长的红利,实现保值增值。此外,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鼓励和引导价值投资,提升市场活力和全球竞争力。
完善社保和养老基金投资政策
全国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坚实资金保障,也是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全国社保基金成立以来在境内的股票市场投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10%以上,成为A股市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典范。
但在入市过程中,全国社保基金正面临着权益投资比例已接近政策上限,难以进一步扩大权益投资规模的情况。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还存在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等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完善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制度”。这将加速引导养老保障体系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进而助力养老资金保值增值和改善资本市场生态双赢局面的实现。
在工银瑞信基金看来,《指导意见》有利于支持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拓展长期资金来源。一方面,可以继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人群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个人投资者教育,让参加人员能够选择与长期投资相匹配的策略和产品,充分享受股票等资产的超额收益,也为资本市场增厚长期资金。
谈及具体做法时,华夏基金建议,可以努力扩充全国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来源。首先,要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全国统筹,立足部分委托省份基金结余规模较大、投资运营比例较低的实际情况,稳妥推进创新养老基金委托投资工作。其次,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做大做强全国社保基金,拓宽基金收入来源、增加基金积累、加强运营管理。
与此同时,积极促进更多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入市。华夏基金补充道,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扩充投资品种,提高投资灵活度,在保证基金运作安全和满足制度要求的前提下,逐步提升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二是优化养老基金委托投资模式,拉长合同期限(如五年调整为十年),着眼于“长钱更长”。
放开企业年金个人选择
企业年金作为一项由企业发起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在投资策略上普遍倾向于低风险偏好、低波动容忍,在资产配置上体现为相对较低的权益资产比例。而随着年金运作时间的积累,用人单位的管理经验不断成熟,广大职工的投资者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年金的投资生态已然发生变化。
华夏基金表示,特别是对于年轻职工距离退休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对于容忍和平滑短期波动有天然优势,可以选择权益投资比例更高、长期收益水平更好的投资策略。
此次《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放开企业年金个人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开展差异化投资。这将为长周期投资匹配长期策略,避免统一策略投资导致的风险不匹配情况,充分发挥长期投资带来的时间红利。与此同时,也将鼓励各参与方自上而下地开展差异化投资,进而改善投资趋同和定力不足的情况。
工银瑞信基金表示,开展差异化投资,对资金委托方而言,可以明确不同机构所擅长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策略,以管理人投资搭配的方式进行机构选择和日常管理,为投资管理人坚守自身风格、深耕专长领域创造空间。对投资管理人而言,可以很大程度上排除大而全的困扰,不断在自身投资能力圈中进行深入研究和持续挖掘。管理机构能够在市场风格不匹配时保持仓位,在风格转换后最大程度获取超额收益。
华夏基金补充表示,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强化差异化投资能够使不同机构敢于买入并长期持有相对应的权益资产类别,也能够大大降低市场变化过程中投资管理人被迫卖出股票、降低持仓的情况。
总体而言,中欧基金认为,通过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打通制度障碍、明确引导长期资金长期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将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具耐心和稳定性的资金,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